手机版 收藏 导航

时间短的词语(一日不见)

原创 zjqzyz.com 2024-04-29 3:04:13

“一日三秋”发微

昨日上课,提及成语“一日三秋”,遂提问学生“秋”在这个成语中的意思,一学生回答:“‘秋’就是‘年’,‘三秋’就是‘三年’,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分别时间短,但觉得很长,形容非常思念。”我继续追问:“何以见得?”该同学振振有词:“有个成语叫‘千秋万代’,其中的‘秋’就是‘年’的意思,‘一日三秋’这个成语中的‘三秋’也应该就是三年。”我先为这个同学的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点赞,接着又问道:“同学们,他的回答对么?”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:“对——”我让同学们再斟酌斟酌他的回答是否正确,有的同学开始翻字典,而后拿出字典让我看,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:“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一天不见,就好像过了三年,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(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6版1527页)。我又问:“字典上的解释对么?”“咦——”从同学们的质疑声中我听出了画外之音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是由我国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编写的规范性的语文词典,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师难道还会说专家们错了吗?

错不错我不敢断言,但如果这个成语中“秋”的解释为“年”,确实讲不通。

该成语是“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”的缩写,出自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,原文是这样的:

彼采葛兮,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

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

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

这里“葛”“萧”“艾”分别是指三种植物,这不是重点,重点是“三月”“三秋”“三岁”应该是从时间上层层递进,“月”“秋”“岁”应该是时间越来越长。这里的“三岁”明显是“三年”的意思,从这个角度讲,这里的“秋”所指的时间应介于“月”和“岁”之间,因此,把“一日三秋”中的“秋”解释为“年”,与诗意明显不符。那这个“秋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在时间上介于“月”和“岁”之间的“秋”指的是多久呢?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中有“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”之句,该句中的“三秋”课下注释为“季秋,指秋季的第三个月,即农历九月”。柳永的《望海潮》中有“重湖迭巘清嘉,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之句,该句中的“三秋”课下注释为“秋季”。综合这几种解释,结合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原文,“一日三秋”中的“秋”解释为“秋季”比较符合原诗本意,因为秋季为农历的七、八、九三个月,原诗中的“月”“秋”“岁”的意思分别为“一个月”“三个月”“十二个月”。

综上所述,我认为“一日三秋”中的“秋”应是“一季度”的意思,“三秋”应是“九个月”而非“一年”。

东猜西揣,未可定论。不当之处,恳请大方之家斧正。

“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”——成语中的“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