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 收藏 导航

展子虔游春图(咫尺千里画外有情评展子虔游春图)

原创 zjqzyz.com 2024-05-09 16:14:09

中国古代山水画最初并非独立,而是作为人物画的创作背景,为烘托场景氛围而存在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山水画经过长时间的孕育,至隋唐时,已逐渐独立并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。

与此同时,山水画理论迅速发展,为创作实践提供强劲动力。隋唐是中国确立纯山水艺术的时期。隋朝展子虔的《游春图》,是早期青绿山水初具形貌的代表,将过去只在理论上探讨的山水画技法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。

咫尺千里、画外有情——评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画面已具备虚实、景深及重叠式构图的特征,主要表现山水景色,摆脱了魏晋时期山水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;山石树木大多有勾无皴,以青绿色彩进行渲染;画面整体呈现出独立完整的山水面貌,具备空间层次,并在绘形、构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,同时在细节与整体相互关系的处理上努力营造出“远近山川,咫尺千里”的画面效果。

咫尺千里、画外有情——评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关于《游春图》,有研究者认为是宋人的摹本。尽管如此,从其构图、设色及画面风格等方面,仍可以借鉴分析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发展成就与整体面貌,以及该作品对自唐以来的青绿山水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。

由于《游春图》是较早时期留存下来的青绿设色山水画作品,可供参考比较的同时期同类型作品较少,因此,对该作品进行分析,适宜采用文献分析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,而后世遗存的相关作品,亦可作为早期山水画研究分析的重读与借鉴。不断更新的分析方法,加之借由画面分析进行的联想与推断,使得这幅《游春图》具有无限的探讨空间。

咫尺千里、画外有情——评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在《游春图》出现之前,中国早期的山水画通常是“人大于山、水不容泛”。也就是说,绘画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山还要大,而对于水的绘画,却永远不会有波光粼粼的形态,而是犹如一潭死水般地停留在画布上。

咫尺千里、画外有情——评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可见,在展子虔之前的,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仍然存在很多不足,这些画家们通常无法把握好山水、人物的比例关系,也不能完美、生动地展现山水的飘逸之感。而《游春图》出现之后则打破了这种限制,全图无处不展现着一种空间之美,人物、山水疏密安排十分得宜,展现着自然界的交替、交换与重叠。《游春图》为绢本长卷,横长80.5里面,纵宽43厘米,整个作品既恢弘阔达,又细腻明丽。它主要是描绘了二月时节,江南的人们外出春游的盛美景象。

在整个画卷中,我们可以看出,整个画面以自然景色为主、人物佛寺点缀其中。江河一望无际,波光粼粼,环绕着青山诸峰磅礴流过;江河两岸,花团似锦,落英缤纷,一派春日美景尽显眼前。而画中水景也颇为生动,小桥流水、瀑布飞泉,烟波浩渺,灵动自然。山中,游人骑马、侍女乘船,饮酒作乐,其笑声人语,犹如能从画面之中传出来。近山远水之景,存于咫尺之间,展现出一片人物与自然相融合的盎然生机。

咫尺千里、画外有情——评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《游春图》对景、境、情、意的表达是“心迹化”的,它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描摹和再现,而是在充分观察、认知自然界中客观物象的基础上,对山、石、云、水、树、人等进行重构,合理取舍,从构图上安排各要素的空间、位置、大小和次序,围绕“春山畅游”的立意进行营造,最终形成“石为画之骨,水为画之脉,树为画之神,舍为画之魂,云为画之韵”的山水画审美基因。

这种审美基因在其后的青绿山水画作品中一直延续,深入骨髓和灵魂。“意境”不是物化的实体,无法勘测和量化。它依据感觉而存在,而且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。但是意境不会凭空产生。它依托于一定的媒介和手段,在主客观相互作用下产生审美体验。“境”是“意”的客观载体,“意”是“境”的主观结果。

咫尺千里、画外有情——评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《游春图》以实体的境传达虚幻的意:天旷峰高、山石映绿、树木盎然、水波泛舟、人喧马嘶、浮云流幻是“境”;而春来乍暖、万物始苏、生机勃勃、幽山清静、心旷神怡、余韵悠然是“意”。唐代张彦远谓之:“动笔形似,画外有情。”

咫尺千里、画外有情——评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展子虔《游春图》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它为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。《游春图》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中国画创作的突破,是山水画以独立的形式步入中国画创作天地的主流画种。虽然历史对这幅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,但是我们依然要怀着敬意来看待这幅作品。我们要学习展子虔的敢于突破的精神,后代艺术家也要学习展子虔在绘画时的布局手法,学习他的绘画技法,并且要将这些创作手法发扬光大,进而推动我国山水画创作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