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民间在喜得贵子时,为图吉祥如意,就有了添喜的习俗。生儿育女是人生的一大喜事,当婴儿呱呱坠地,初为父母的喜悦使人终身难忘。
旧时根据婴儿性别,生男孩称为 “弄璋之喜”,生女孩叫作“弄瓦之喜〞。弄璋弄瓦典出 《 诗经•小雅·斯千》,原诗意思是说,如若生了个男孩,就要让他睡床上,给他穿上好衣裳,让他玩弄白玉璋。如若生了个女孩,就要让她睡地上,把她裹在襁褓中,给她玩弄纺锤棒。
“璋”是美玉,是一种礼器,把璋给男孩玩,是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,能够手持圭璧,成为王候。
“瓦”是纺锤,把瓦给女孩玩,就是希望她日后能纺纱织布,操持家务,讨得婆家的欢心。
于是“弄璋之喜”“弄瓦之喜〞 就成为后世庆贺人家喜获龙凤时广为流传的一种祝词,显然重男轻女思想已表露无遗,体现了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。
一则有关“弄璋弄瓦” 的故事,足以博人一笑。
明代冯梦龙《古今谈概》记载:明穆宗隆庆时,绍兴岑郡侯的夫人怀孕将分娩,有一天,岑郡侯出行,一行人来不及闪避挡了道,被绑到府内。岑郡候问他:“你是干什么的?”
那人回答:“算命的。”
岑郡侯兴致顿来,问:“我的夫人有了身孕,请你算算,是弄璋呢?还是弄瓦?”就是问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。
那人不明白“弄璋弄瓦”是什么意思,便随口说:
“璋也要弄,瓦也要弄。”
岑郡侯认为他是信口胡说,可是没多久,岑郡侯的夫人果然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,算命的因此名声大振,被誉为“神算”。
清末上海旧校场年画《弄璋叶吉》与《兰生贵子》同为贺人得子的一对祝福条屏,是清代画家喜爱的一个题材,均绘两童子、两仕女,童子各持璋、戟、笙、桂花,利用谐音象征的手法,构成弄璋叶吉、兰生桂子的寓意,多张贴在新婚夫妇的新房门上。
画中的“璋”是上圆下方的玉器,为古代当官之人所用的装饰物。画面人物描摹精细,设色雅洁,神态生动,天伦之乐跃然纸上。《兰生贵子》描
绘一男孩举笙嬉玩,两孩对视,活泼灵动,与两仕女静立相互映衬,“生” 与“笙”谐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