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计是哪36计(知道三十六计一书怎么来的吗一文带你读懂三十六计)

知道《三十六计》一书怎么来的吗?一文带你读懂“三十六计”

一、

“三十六计”一词最早来源于南北朝,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记载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”此处的“檀公”,即是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檀道济。此后,便有了人们常说的“三十六计走为上”,意思是如果大势已去、无力回天,应当趁早脱身,保存实力,尽可能避免进一步的损失。而《三十六计》的作者究竟是何人,至今已无从考证。据相关资料记载,1941年,在甘肃邠州(今属陕西邠县)一处旧书摊上,一本注有“秘本兵法”的抄本被人发现,这就是今天广大读者所看到的《三十六计》最早版本。

从兵书的角度而言,《孙子兵法》认为战争是有规律可循的,诸如国力的强弱,兵将的选择,对敌方情况的了解,以及战争工事的准备,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。而临阵作战、短兵相接时,将帅对战场形式的把握与判断,运用恰当的诡诈之术主导局势走向,使之反败为胜,这就是《三十六计》的主旨与意义所在。

《三十六计》是每六计分为一个套计,共计六六三十六计分为六套计,分别为胜战计、攻战计、敌战计、败战计、并战计、混战计。

三十六计每计名称用通俗易懂的成语命名,计名后的解说,均依据《易经》中的阴阳变化之理,及古代兵家刚柔、奇正、攻防、彼己、虚实、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。

中学时看《三十六计》只喜欢看案例、故事部分,对原文,看后也不知在说什么,什么少阴少阳、太阴太阳?不知何所谓,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一带而过。如今略微了解过《易经》,觉得这“原文”虽然套用了不少易经的原文,可配上这个计谋的解说,真是精简凝练,一句半句就能点出宇宙、社会、军事、人情的运转规律。不过,如果没有看书中注释对原文的解说,还是看不懂的,毕竟对《易经》,刚能了解其中九牛的半根皮毛。(以前就是看注释也看不太懂~)

《三十六计》虽然面世还不到百年,可对军事、商业、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的影响巨大,乃至个人的事业、职场、生活都有广泛的运用之处。

下面,简单说说“三十六计”,若感兴趣的最好还是找本解说的原书去看,就是对原文不感冒,也可以把里面的案例当故事读,颇为有趣。

知道《三十六计》一书怎么来的吗?一文带你读懂“三十六计”

二、

第一计 瞒天过海

骗了对方却能让对方不怀疑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瞒得过则大功告成,瞒不过则弄巧成拙。

瞒天过海想要奏效,以下条件不可或缺。首先,要制造一个不会引起对方怀疑的假象,这个假象要令对方习以为常,正大光明,因此对方才不会怀疑;其次,即便如此,还是要想方设法混淆对方的视听,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,没有精力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稳妥。

第二计 围魏救赵

进攻兵力结集的部位,不如打击敌人兵力分散的部位;攻击敌军的阳刚部分,不如攻击敌人的阴弱部分。(避实击虚;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)

第三计 借刀杀人

敌已明,友未定,引友杀敌,不自出力。

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。

第四计 以逸待劳

其旨非择地以待敌,而在以简驭繁,以不变应变,以小变应大变,以不动应动,以小动应大动,以枢应环也。(“以枢应环”是指门怎么开来开去,合页都不会动的意思。)

使敌人陷入困境,不一定都要通过使用武力,只要能将敌方的锐气消耗,己方的力量也就增长了。

第五计 趁火打劫

有三个条件。

首先,你要确定这把火烧得足够大。

其次,你要估计好别人的救火能力。

最后,要防止引火烧身。

第六计 声东击西

声东击西之策,须视敌志乱否为定。乱,则胜;不乱,将自取败亡,险策也。

怕就怕对方头脑冷静,识破了虚张声势的计谋,这时计策不但不能成功,还有可能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。

第七计 无中生有

无中生有,关键是变假为真。

无所作为不能败敌,有所作为才能改变局面。

第八计 暗度陈仓

暗度陈仓有个前提,那就是明修栈道。

没有明的显示,暗的就难成。

奇出于正,无正则不能出奇。

第九计 隔岸观火

敌人的气势浮躁,这时候攻击他,他就会把戾气发散在你的身上,明智的办法就是离他远远地装作不关心,让他们起内乱。

等到敌人肆行无忌、自取灭亡的时候,再顺势而动,坐收渔人之利。

隔岸观火还需要记住,自己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堤岸可以凭借,不要被火烧到。

第十计 笑里藏刀

孙武子曰:“词卑而益备者,进也;无约而请和者,谋也。”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,皆杀机之外露也。

笑里藏刀最忌讳的就是杀机暴露。所以笑里藏刀的第一个实施条件是施计者要有足够的忍耐力。

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

月盈而缺,水满则溢,有所损失是必然的。因此要果断放弃那些已经没有长远意义的局部因素,用以促进那些有长远、全局性积极意义的发展要素。

李代桃僵要会算数学题,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,没算清楚就割舍,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。

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

有机可乘,微小的漏洞都要利用。不要不在乎小胜,从积小胜为大胜的角度出发,再小的利益也要争取。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对方的小漏洞变成自己的意外之喜。

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

反复试探是让隐藏的东西显现的手段。

有疑问就要侦察核实,调查清楚之后再行动。

敌人的力量不会主动显露,他们会用深沉的阴谋掩饰自己的行为,因此不可以浮躁冒进,应该采取各种方法试探敌人的锋芒。

打草惊蛇不仅可以避免被蛇咬伤,在毒蛇现身之后再紧随其后,不停地打草,无须出手也能将毒蛇累死,这是对付毒蛇的最好办法。

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

有用的东西,大家都会争夺,胜出的概率不大。那些看似没有用的反而要加以利用。

首先,借的这具尸体来头要大,身份要高贵,影响要广泛,虽然现在不起眼,但是曾经辉煌。

其次,要在表面上对腐尸恭敬至极,仿佛它还拥有往日的荣耀。

最后,要让大众相信这不是尸体而是鲜活的人。

(古有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今有“借壳上市”)

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

硬碰硬地进攻坚固的城防,这是最为低等的策略。

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都只是在某一个范围内发生作用的,离开了一定的环境,武夫变婴儿,麻雀变凤凰。

龙虎厉害,可龙游浅水遭虾戏,虎落平阳被犬欺。

要调虎离山,首先,要给老虎一个非下山不可的理由。其次,制造假象,让老虎感觉下山没危险。最后,利用地势,灭虎。

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

所谓纵者,非放之也,随之,而稍松之耳。

欲擒故纵要注意不要变成放虎归山。

首先,是要在敌人遭到较大打击的背景下加以放纵,确保敌人不会反噬。其次,把握好歼灭的时机,不让敌人过多的喘息。最后,跟随的火候要掌握好,不愠不火,恰到好处。

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

这块砖也要有一定的价值,才不会让怀玉者倒了胃口,望风而逃。

施计之人要对施计对象的个性、心理、处境做一番全方位的分析,这样才能用砖头换回美玉。

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

杜甫《前出塞》诗之六:“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”

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

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故以汤止沸,沸乃不止,诚知其本,则去火而已矣。”

抽掉柴薪灭了火,釜中的汤自然不再沸腾。

不要主动迎击敌人的锋芒,要找到办法彻底浇灭对手的胜势。

气实则斗,气夺则走。夺气之法,则在攻心。

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

趁对方内部出现混乱,从其内部的软弱无主中获利。要见机而动。(与“趁火打劫”、“顺手牵羊”类似)

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

金蝉脱壳者,非徒走也,盖为分身之法也。(与“走为上”是有区别的)

金蝉脱壳就是在临阵对敌的时候偷偷抽调精锐偷袭别人,这是险招。

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

关门捉贼要自己一方的实力占据优势,具有分割包围的条件,并能消化敌人。

量力而行,莫要贪多贪大,实力不如贼,关了门反会被贼灭了。

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

首先要掩盖自己的意图,远交的不会怀疑你的交往动机。其次,对近的攻击要迅速而致命,不要拖杳,否则会消耗过多实力。

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

春秋时期大国晋国和小国虞、虢两个国家邻近,晋国想吞掉这两个小国,可虞、虢唇齿相依,合起力来,晋国一时也奈何不了他们,后来晋国通过分化瓦解,先贿赂、哄好了虞国君主,虞就和晋一起对付虢,晋国借虞国和虢国相邻的道路出兵灭了虢国,之后回师时顺道又灭了虞国。

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

本计的运用是针对“友军”的。

所谓“友军”,往往存在危险。所以“兼并盟友”是常事。

如果与友军联合作战,应设法打乱变动友军的阵容,暗中更换它的精锐,或者派自己的部队去代替它的梁柱,这时就可以吞并友军的部队。

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

统率不服从自己的部队去打仗,如果因为调动不了他们就想用金钱去利诱他们,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怀疑。正确的方法是可以故意制造些错误,然后督责别人的过失,借此暗中警告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,这种警戒是从反面去诱导他们。

惩戒要把握尺度,点到为止,同时暗示的时候指向性要强,不能让人一头雾水。

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

宁愿假装不知道而不采取行动,也不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。

表面装糊涂,实际很清楚,假装不行动,实际上是在暗中策划等待时机。

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

故意露出破绽,使敌人觉得有大利可图,进而引诱它深入我方埋伏,之后截断它的后援使其陷入绝境。(与“关门捉贼”类似)

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

树上开花是一种人为制造声势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计谋,尤其指借助别人的声势提高自己的声望。

不开花的树木也可以有花,用彩纸剪成花的样子粘在树上,只要不仔细看,还真是分辨不出来。

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

乘隙插足,扼其主机,渐之进也。

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

兵力强大的,就要攻打他的将帅;将帅明智的,就打击他的情绪。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就会士气消沉,其势头必定受到影响。

如何让将帅斗志衰弱?用钱用权?没用,用美人最能让将帅沉迷。当然,这个美人不能只有脸蛋,还得有头脑。

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

虚虚实实,兵无常势。

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,自己要沉稳平静,对对手的内心还要有理性的分析。

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

孙武子曰:“反间者,因其敌间而用之。”

反间,就是利用敌人的间谍或敌人自身的问题去离间敌人,使敌人内部自相猜忌。

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

苦肉计,就是假装去做敌人的间谍,而实际上是到敌方从事间谍活动。想让敌方相信,就得拿出受苦的证据来。

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

将多兵众,不可以敌,使其自累,以杀其势。

连环计的关键在于使敌“自累”,两个以上的计策连用才称得上连环计。

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

打得过就打,打不过就跑。这是游击战的核心。

走为上看似简单,实则不然。

其一,有不愿意走的,如项羽。所以能走的人,必须有企图心,有忍辱精神的人才能走得开,和项羽对应的刘邦,每次打输就跑,屡战屡败,但又能屡败屡战,最后夺得天下。

其二,走的目的在于保存实力,所以走,得让对手追不上,是为善走也。

发布于 2024-05-05 01:47:34
收藏
分享
0 条评论
17
目录

    0 条评论

    请文明发言哦~

    忘记密码?

    图形验证码